【案件概要:旁聽庭審委托律師】
自2010年起,江蘇省某村小組村民集體所有的500多畝土地被征收,但村民發(fā)現本小組的補償極其不合理。通過多方打聽,村民知道與同期其他村小組的補償金額相比自家補償金額相差甚遠。更為氣憤的是,當地政府“勸導”老百姓簽署所謂的《承諾書》,以不簽署不發(fā)新土地證書為名,將村民手中原有的老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收回,新發(fā)的土地證上的土地畝數卻遠遠少于村民本身所擁有的土地畝數。但村民們卻不能質疑,不然會被威脅拿不到新土地證。
就是在這樣一種惡劣的情境下,村民們聽聞了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中有這么一個能為老百姓維權、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考慮的“戰(zhàn)狼”團隊——劉博韜、宋曉峰、張琨律師團隊。于是,2016年6月份,在劉博韜律師南下去江蘇某法院開庭時,該小組村民旁聽了劉律師代理案件的庭審,并為劉律師在法庭上不卑不亢,為老百姓權益據理力爭的精彩表現所折服。村民們通過當地一位同樣委托“戰(zhàn)狼”團隊的當事人成功約見了劉博韜律師。通過與村民們的面談,劉博韜律師深深感受到了村民們質樸的訴求,便為村民講解了征地拆遷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村民答疑解惑,并利用庭后寶貴的休息時間與“戰(zhàn)狼”團隊的宋曉峰律師、張琨律師就該村小組村民的情況作出了具體可行的維權方案?!皯?zhàn)狼”團隊鄭重決定接受該村小組33戶的集體委托,為老百姓的維權作出努力。
【律師辦案:三箭齊發(fā)的組合維權】
第一箭:寄發(fā)律師函,招來“尋釁滋事”?
在接受委托的當天,劉博韜律師立即啟動程序,向當地縣政府及鄉(xiāng)政府寄發(fā)了律師函。旨在向當地政府反映村民土地被征收狀況的現狀,也希望政府方能依法推進土地征收工作。劉博韜律師寄發(fā)的律師函很快得到了對方的響應。政府方找到三名維權代表,用尋釁滋事以及所謂非法集資罪來威脅恐嚇村民們委托律師維權。律師通過與當事人講解尋釁滋事及非法集資的法律規(guī)定強調了村民們是依法維權,一未違法二未犯罪,為村民們維權增強了信心與信念。
政府方見威脅不成,當地縣政府以及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隨后第一次主動低頭。政府方通過多次主動與村民們溝通,村民們同意其北上與辦案律師面談協商事宜。劉博韜律師在與維權代表等人充分溝通后,在委托人的授權同意下約見了北上的政府方人員??紤]到村民們所關心的自家承包土地的具體畝數被政府方“縮小化”,劉博韜律師在此次與政府方談判過程中,著重提出政府方應就村民們的土地進行重新丈量確權,相關國土部門、鎮(zhèn)政府、村委會等應到場人員到場確認。面談后,劉博韜律師立即聯系了村民維權代表,村民對劉博韜律師的談判成果很是感激與滿意。此次談判,雖然對村民的補償金額未能最終確定下來,但政府方已經承諾會據實丈量村民土地?!皯?zhàn)狼”團隊能切實根據當事人的訴求與政府方斡旋談判,促使政府方主動聯系村民,這對于村民維權是一件好事。
第二箭: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協商得以持續(xù)
在向政府方寄發(fā)律師函的同時,考慮到本案具體案情需要,辦案律師向當地政府申請了信息公開。一是向縣政府以及省國土資源廳申請公開村民土地所在地塊的集體土地征收批準文件及其勘測定界圖的信息;二是向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申請公開案涉土地所在地塊的《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三是向縣發(fā)展和改革局申請公開案涉土地所在地塊的建設項目批準文件。通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辦案律師獲取的信息是委托村民的500多畝土地系被當地所謂的國際汽車城及安置房建設臨時占用,案涉地塊上并未辦理《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未有任何建設項目落地,也未有任何立項申請。得到的集體土地征收批準文件也并未涵蓋委托村民的500多畝,政府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少批多占”情況。此時的政府方更是憂心忡忡,因為案涉地塊上的建設項目目前根本不存在,關于征地,政府方的違法之處昭然若揭,政府方不得不再次低頭與村民們談判。
基于村民們的信任,律師也多次接到縣法制辦工作人員、鎮(zhèn)政府領導及工作人員的來電,希望盡快解決委托人的征地補償事宜。為此,劉博韜律師多次南下與委托人見面討論案情,明確訴求,多次參與委托人與政府方的協商,并為委托人起草切實可行的確權協議書。
第三箭:申請行政復議,穩(wěn)中求勝
在辦案律師通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獲取政府方違法征地的證據后,政府方也希望盡快通過協商解決問題。但鑒于所獲取的集體土地征收批準文件的時效性,律師果斷為當事人維權,在法定期限內就征地批復提起了行政復議申請,以促進談判的盡快解決。實踐證明,對方在己方提起行政復議申請后,主動找村民們談判的頻率增加了。這一箭,辦案律師穩(wěn)中求勝,為委托人談判又贏得了籌碼。最終,雙方達成協議,既滿足了村民們土地確權的夙愿,又為村民爭取到了土地被占用期間應有的補償款,委托人很滿意最終的解決方案。
【律師說法:依法維權,變被動為主動】
對于農民來講,集體土地是他們的生命,失去土地無疑是對他們的致命一擊。迫于自身力量的薄弱與信息的封閉性,農民自身維權陷入很大困境。辦案律師本著維護老百姓合法權益的職業(yè)理念,不畏強權,積極為案件調取最有利的證據,通過法律手段來為委托人創(chuàng)造有利的談判時機,抓住對方弱點與違法點,“步步緊逼”,扭轉乾坤,變被動為主動,讓政府方低頭向村民拋來和解的橄欖枝。而為委托人達成征地協議夙愿,更是在明律所的“戰(zhàn)狼”團隊律師的不懈追求。(賈素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