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拆遷中,很多被拆遷人并不知道有拆遷公告文件。尤其是在地方上的農(nóng)村拆遷,當問道:“你們地方什么時候開始公告的?公告內容是什么?”這些被拆遷人往往一臉茫然,說:“我不知道有什么公告呀,沒有公告吧,就一些拆遷辦和村委會的人直接來給我說要拆遷,讓我簽協(xié)議……”
沒有拆遷公告的拆遷能成立嗎?
從法律上講,在要征收拆遷之前,必須發(fā)布拆遷公告。公告內容要具體明確拆遷原因、拆遷目的、拆遷期限、拆遷單位以及拆遷范圍等,以確保被拆遷人的知情權和相關的訴訟權利。所以,要實施拆遷,必須發(fā)布拆遷公告,且要確保每一個被拆遷人都知道。如果相關被拆遷人對公告內容有異議,可實施相關的法律救濟措施。
而在實際的拆遷中,其實基本上都發(fā)布了拆遷公告的,拆遷方是不敢明晃晃的去違法。但是,為什么很多被拆遷人確實不知道拆遷公告的存在呢?這主要是因為拆遷方抓住被拆遷人法律意識淡薄的特點,所以拆遷方發(fā)布公告的時間、地點以及方式都很隱晦,造成很多被拆遷人根本不知道有拆遷公告的文件。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很多拆遷公告中的公告內容都很籠統(tǒng)概括,與法律規(guī)定不相符合,侵害被拆遷人的知情權。而被拆遷人并沒有意識到此內容的重要性,過多的關注在補償上,因此對有沒有拆遷公告這個事情并沒有太在意。
拆遷公告有什么作用?對被拆遷人有什么影響呢?
上文提到拆遷公告內容要包含拆遷范圍、拆遷單位等。拆遷范圍的劃定在于明確哪些地方該拆,哪些地方不該拆。沒有劃在拆遷范圍的地區(qū)是與拆遷沒有關系的。而如果拆遷范圍過于籠統(tǒng),則會讓拆遷方肆意圈地拆遷,影響被拆遷人的利益。所以,拆遷方為了獲得更大利益,一是不想讓被拆遷人看到拆遷公告,二是模糊的拆遷公告能為其提供更大的獲利空間。
其他拆遷公告內容也是有相類似的意義。
這對于被拆遷人來說,不知道拆遷公告內容是會直接影響到拆遷補償費用的。
如果被拆遷人不去了解或是不在乎拆遷公告,則變相允許了拆遷方的肆意濫權。也許本不是應該拆遷的地方,結果被拆遷建成了商業(yè)區(qū),自己還沒有多少補償;也許本應該是合法的建筑拆遷,結果成了違法建筑被強拆,沒有補償……種種現(xiàn)象都會因不知道拆遷公告和拆遷內容而發(fā)生,被拆遷人此刻如同“待宰的羔羊”。
該如何救濟?
在現(xiàn)實的拆遷中,被拆遷人法律意識淡薄,確實不知道法律規(guī)定有拆遷公告這一個程序?;蛘呒词怪?,采用很多方法也沒有看到拆遷公告內容,這時候被拆遷人該怎么辦呢?
一、依法申請信息公開。
對于涉及公民重大利益的拆遷公告,被拆遷人是享有知情權。據(jù)此,被拆遷人可依法申請信息公開,要求公開拆遷公告的內容及相關發(fā)布主體,以保證自己能全面知曉拆遷公告內容。
二、向上級機關申請復議。
上文有說到,很多地方的拆遷公告內容是過于籠統(tǒng)和不確定的,所以,在現(xiàn)實情況中,針對被拆遷人申請公開信息,顧及到整體利益,很可能相關單位是不會作出答復的。此時,被拆遷人還可以向上級機關申請復議,以上級政府給下級施加壓力。
三、提起行政訴訟訴訟。
訴訟,是維護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對于糾紛,提起法律訴訟有助于獲得公正、公平的解決。在法治社會下的公民,每一個人都應當具備法治意識。尤其是在征地拆遷中,處于絕對弱勢的被拆遷人,只有依靠法律,才能有效解決補償糾紛。
這樣會獲得什么樣的效果呢?在明律師在代理的大量案件中總結出來的是:很可能被拆遷人還是得不到拆遷公告的內容,但能獲得談判權的主動地位,這時候被拆遷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補償價格,保障自己最終的拆遷利益。
最后,在明律師要提醒的是:上述三點措施不存在必然的前后聯(lián)系,也不一定在每個案件中都按照這樣的程序走,具體案件還是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解決。遇到拆遷糾紛以及侵害到自己合法利益的時候,一定要及早咨詢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