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北放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在明法理

導讀:《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fā)證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沒有規(guī)劃許可證的農(nóng)村土地和房屋,應查明土地歷史和現(xiàn)狀,認定屬于合法,應當予以確權和登記。一刀切認定違建不給補償存在拆違代征收的嫌疑!

關于違法建筑的規(guī)定散見于各個法律中,其中行政機關最常依據(jù)的是《土地管理法》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法律規(guī)定不夠細化和明確,就給了行政機關自由裁量的空間,也滋長了各種各樣的違法行政行為。

在征收拆遷、騰退改造等項目中,被拆遷人經(jīng)常會聽到征收方這樣講:你這房子沒證、沒手續(xù),那就是違建,按法律就是沒有補償。自然,如果被拆遷人能夠認識到自身的“嚴重錯誤”,盡早簽訂補償協(xié)議,那么出于照顧征收方還可能給上幾百元一平米的“建造成本”補償。

這樣的方法雖然缺少合法依據(jù),但在拆遷實踐中威力巨大。拆遷律師將結合相關案件為大家解讀、剖析。

聚焦最高法觀點。

在最高法審理的案例【(2020)最高法行申4319號】和【(2018)最高法行申5425號】中,對于無證建筑,做出詳細闡述,明確了三個重要焦點:

1、無證房屋是否屬于違建必須由有關部門依法進行調(diào)查、認定和處理,不能一刀切認定。

2、房屋無證原因不歸咎于被拆遷人的,不宜認定為違建。

3、在行政機關沒有充分證據(jù)證明被拆除的無證房屋屬于違法建筑的情況下,應當將該房屋視為合法建筑,依法予以行政賠償。

認定違建必須要經(jīng)過調(diào)查。

征收范圍內(nèi)的房屋往往情況復雜,尤其是城中村或舊城區(qū),存在大量因歷史原因未依法辦理產(chǎn)權登記或者未依法辦理審批許可手續(xù)的建筑,對于此類建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進行調(diào)查、認定和處理,并應就此在行政訴訟中承擔相關舉證責任。

以拆遷律師代理的一起江蘇無證房拆遷案例為例:張先生的房屋因為修建公路被納入征收范圍內(nèi),根據(jù)安置方案,張先生拿到的部分貨幣補償按照遠低于市場價格3000元每平折算的,部分無證的房屋部分直接按照違建標準,每平600元。

在補償談不攏的節(jié)骨眼,張先生的房子還被強制拆除了。

接收委托后,辦案律師抓住征地手續(xù)不全以及違建認定瑕疵的關鍵點,提起系列訴訟程序,最終張先生獲得了合理補償,比初始多拿到2套房子和100多萬元。

拆遷項目中,對被拆遷人補償利益影響最大的,絕對是房屋建筑的合法性問題。

房子證件不齊全甚至諸證皆無,是非常容易被認定違建拆除的,我們至少要明確以下兩點:

1、入戶實地調(diào)查取證是必需的,不能人沒來現(xiàn)場就“隔空”定性。

2、責令限期拆除決定這樣的法定查處違建文書是要做的,不能僅憑口頭說辭就給房屋扣上違建的大帽子。

無證房拆遷補償標準。

實踐中不少粉絲咨詢,無證房拆遷,能按照周邊市場價補償嗎?

只要是合法建筑,是有可能的。以最高法裁定書【(2018)最高法行申5425號】為例,在行政機關沒有充分證據(jù)證明被拆除的無證房屋屬于違法建筑的情況下,應當將該房屋視為合法建筑,依法予以行政賠償。行政賠償?shù)捻椖俊?shù)額不得少于被征收人通過合法征收補償程序獲得的征收補償項目、數(shù)額。

在拆遷律師代理的云南一起案例中,張先生的房屋因為老舊進行拆除翻新并未辦理相關建設手續(xù),但是他仍然保留了原有的產(chǎn)權證明。房屋被納入征收范圍后,直到補償協(xié)商階段,征收方才提出張先生的無證房是違建并實施了拆除,二審法院在判決中提出,這明顯存在拆違代征的嫌疑,并以此確認拆除違法,張先生有獲得國家賠償?shù)臋嗬?。最終法院根據(jù)實際損失以及應當獲得的安置權益,判決賠償損失437萬。

律師說法:因為復雜的歷史原因,農(nóng)村的“無證房”普遍存在。部分征收方在征收土地中降低成本,就此認定這些房屋全是“違建”,順便給農(nóng)村無證房扣上“違法”的帽子。有些農(nóng)民的房子被拆之后還要被追責繳納罰款。

拆遷律師表示:《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fā)證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沒有規(guī)劃許可證的農(nóng)村土地和房屋,應查明土地歷史和現(xiàn)狀,認定屬于合法,應當予以確權和登記。一刀切認定違建不給補償存在拆違代征收的嫌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