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北放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拆遷常識

盡管維權有期限,但也并不是只有一種期限。如果拆遷方?jīng)]有告知被拆遷人,其享有依法啟動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主張異議的權利,并依法告知被拆遷人這個維權期限的,只要沒有超過一年的時間,被拆遷人仍舊是有機會啟動復議或訴訟程序維權的。

拆遷維權有期限,這是令很多被拆遷人朋友都深感怨念的一件事。當權利被套上“保質(zhì)期”的枷鎖,大家難免會覺得自己的權利打折扣了。如果從司法資源有限性或司法成本等角度,來分析為什么維權還要有期限這回事,問題顯然就有些難以理解。

作為普通老百姓,咱們不妨從一個更加樸實、直白的角度去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個世界,并不是圍著我們?nèi)魏我粋€人轉的;你的權利不早點行使,過了一定的時間,就沒人費時費力地幫你去爭取了。

拆遷分很多個不同的階段,分別有相對應的救濟權利。

有被拆遷人光是拆遷協(xié)議的簽訂這一步,就拖了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拆遷方可能時不時會找被拆遷人協(xié)商簽字,也有可能直接把被拆遷人“當空氣”,兩方各自拖時間。而此時距離征收決定的公告,已經(jīng)過去相當長的時間了。

但是這位被拆遷人朋友卻忽略了,如果拆遷方要在雙方簽訂協(xié)議之前拆除他的房子,就要依法向他作出《征收補償決定》。被拆遷人還可以針對《征收補償決定》提出異議,通過訴訟等法律途徑維權。

總的來說,拆遷工作也有很多不同的階段,在每個階段,被拆遷人都享有相應的救濟權利。通常只要未到最終被依法作出強制執(zhí)行裁定,維權就還沒有走到末路。被拆遷人弄不清拆遷進行到哪個階段,或者當前階段該如何應對的,可以向專業(yè)律師咨詢,弄清自己的處境,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

再者,盡管維權有期限,但也并不是只有一種期限。

實踐中,有時候由于拆遷方?jīng)]有依法履行公告義務,對于自己如何行使救濟權利,以及行使救濟權利的法定期限,被拆遷人是不知情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第六十四條

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內(nèi)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復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期限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

也就是說,如果拆遷方?jīng)]有告知被拆遷人,其享有依法啟動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主張異議的權利,并依法告知被拆遷人這個維權期限的,只要沒有超過一年的時間,被拆遷人仍舊是有機會啟動復議或訴訟程序維權的。

這些較為復雜的情況下,被拆遷人的權利并不是直接被剝奪了,難題在于被拆遷人對這些細節(jié)規(guī)定是不是了解,能不能結合法律專業(yè)技巧,利用這些法律規(guī)定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權利。

拆遷中遭遇侵權難題,這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但卻是常見的事。每位被拆遷人遇到的情況不同,曾經(jīng)做出的應對不同,對案件走向都產(chǎn)生了不同的影響。所以,維權是否為時已晚,并不是一個有絕對答案的問題。

當被拆遷人朋友遇到拆遷侵權問題時,不管正處在拆遷的哪個階段,都可以先向專業(yè)拆遷律師具體咨詢確認一下,是否還有啟動法律程序維權的機會。沒有人喜歡打無勝算的仗,律師也是一樣。如果被拆遷人真的已經(jīng)錯過了維權的時機,律師也會如實地告訴你。

當然,“亡羊補牢時猶未晚”這句話,只是對已經(jīng)錯過了很多機會,但仍有爭取的余地的人說的。如果拆遷剛剛開始不久,被拆遷人就已經(jīng)知道了維權是有期限的,那一定要及早尋求法律途徑維權,千萬不要把時間和機會都白白浪費在拖延上。

通過以上內(nèi)容,相信大家已經(jīng)對拆遷過去很久了維權還來得及嗎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議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相關的法律知識,才能在遇到拆遷不公平時可以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本文內(nèi)容還沒有解決您遇到的問題,可以電話或者留言咨詢專業(yè)的拆遷律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