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北放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維權指南

導讀:在我國這些房屋征收維權期限不能放過:1、申請行政復議的期。2、提起行政訴訟的期限。3、申請國家賠償期限。4、要求舉行聽證的期限。5、當事人要求聽證的,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聽證。6、國有土地上房屋價格評估中的期限。7、公訴案件被害人的抗訴請求期限。

征收維權中,被征收人有權發(fā)起的眾多法律程序,均有其法定的起訴、申請期限。一旦“過期”,被征收人就將喪失通過此法尋求救濟的可能。

1、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

《行政復議法》

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

2、提起行政訴訟的期限

《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四十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提起訴訟不受前款規(guī)定期限的限制。

拆遷律師需要提示廣大被征收人的是:

此3條規(guī)定的是3種不同情形下的“民起訴官”期限:

(1)直接找法院告的,6個月;

(2)經過行政復議后向法院告的,15天;

(3)因行政機關“不作為”告到法院的,一般情況下等2個月;

(4)緊急情況下可以直接告。

通常來說,被征收人因遭強拆報警的,屬于緊急情況,不受2個月的期限限制。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這是所謂“最長起訴期限”,被征收人了解即可,切不可按這個期限來理解自己的起訴時間。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屬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誤起訴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限內。

因前款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況耽誤起訴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大家要注意:這是特殊情況,被征收人應盡量避免,而不是在怠于行使起訴權利的前提下寄希望于找理由申請延長。

3、申請國家賠償期限

《國家賠償法》

第三十九條

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shù)臅r效為兩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間不計算在內。

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賠償請求的,適用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有關時效的規(guī)定。

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

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4、要求舉行聽證的期限

《征收土地公告辦法》

第九條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國土資源聽證規(guī)定》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條

擬定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的,擬定非農業(yè)建設占用基本農田方案的,主管部門在報批之前,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5、當事人要求聽證的,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聽證。

當事人應當在告知后5個工作日內向聽證機構提出書面申請,逾期未提出的,視為放棄聽證。

拆遷律師需要提示大家的是:上述兩處規(guī)定,《辦法》適用于征地項目已獲批準,征地公告已經發(fā)布的階段;《規(guī)定》中所謂的“聽證”則是項目報批前的聽證。

也就是說,被征收人在農村土地征收中可有兩次尋求聽證機會的權利,但要注意條文中所列的期限。

6、國有土地上房屋價格評估中的期限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

第二十條

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門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評估報告之日起10日內,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

第二十二條

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門對原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的復核結果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復核結果之日起10日內,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綜上,兩個“10日”,是被征收人在此環(huán)節(jié)尋求救濟所應遵循的期限。

7、公訴案件被害人的抗訴請求期限

實踐中,被征收人如遭遇違法暴力強拆、逼遷,則有可能遭受不明身份社會人員的人身攻擊,導致身體受傷或財產遭受損失。

此時,被征收人就可能淪為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身份。如果被征收人對法院一審的刑事判決對強拆者認定的罪名、量刑輕重等問題不服,依法有權向人民檢察院申請?zhí)岢隹乖V。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八條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

此種情況雖然“意義有限”,但在案件代理過程中仍是有所發(fā)生的。

拆遷律師最后想提示廣大被征收人的是:上述列舉的均是被征收人主動發(fā)動某一程序所應注意的期限。實踐中與被征收人行使救濟權利相關的期限不勝枚舉,重要的還包括行政訴訟的上訴期限等。被征收人務必要對這些期限保持高度注意,避免因疏忽大意、拖沓延宕而耽誤了行使權利的期限,使自己的救濟途徑因此被無故壓減。

及時聘請專業(yè)征收維權律師幫助維權,被征收人則只需按照律師的指示行事,便不用擔心錯過重要的期限了。

通過以上內容,相信大家已經對這些房屋征收維權期限不能放過,不然后悔也沒用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議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相關的法律知識,才能在遇到拆遷不公平時可以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本文內容還沒有解決您遇到的問題,可以電話或者留言咨詢專業(yè)的拆遷律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