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廣州天河區(qū)楊箕村(天河村)的城中村改造項目,計劃于2026-2027年實施全面改造,旨在提升城市面貌和居住環(huán)境。然而,改造涉及的被征收人權益保障問題備受關注。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被征收人有權獲得合理補償、安置保障以及參與決策的權利。但在實際操作中,補償標準、安置方式以及參與權等問題仍可能引發(fā)爭議。例如,天河區(qū)的補償標準雖已曝光,但被征收人仍需關注補償是否符合自身實際損失。
1、楊箕村改造項目的背景與法律意義
楊箕村(天河村)改造項目位于天河中央商務區(qū)(珠江新城),計劃于2026-2027年實施全面改造。此次改造旨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住環(huán)境,并推動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然而,改造涉及的被征收人權益保障問題,尤其是補償標準和安置措施,成為項目推進的關鍵。
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被征收人有權獲得合理補償和安置保障。但在實際操作中,補償標準是否合理、安置措施是否到位,仍需進一步探討。
2、被征收人權益保障的法律框架
補償標準的合理性:根據最新消息,天河區(qū)住宅補償標準最高可達4320元/平方米。然而,被征收人仍需關注補償標準是否充分考慮了地段優(yōu)勢和房屋實際價值。例如,天河區(qū)的補償標準雖高于白云區(qū),但是否能完全彌補被征收人的損失仍需評估。
安置措施的完善性:被征收人有權選擇產權調換或貨幣補償。但在實際操作中,回遷安置是否能滿足被征收人的居住需求,仍需進一步明確。例如,楊箕村曾因改造方案引發(fā)“釘子戶”訴訟,法院雖支持改造方案的合法性,但也凸顯了被征收人對安置措施的擔憂。
程序正義與法律救濟:被征收人有權參與補償方案制定,并在對補償決定不服時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但在實際操作中,被征收人可能面臨程序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例如,楊箕村改造方案雖經股東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但部分被征收人仍對程序正義提出質疑。
3、被征收人權益保障的完善建議
明確補償標準:建議在制定補償標準時,充分考慮地段優(yōu)勢和房屋實際價值,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確保補償標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完善安置措施:建議在回遷安置中,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如增加安置房源或提供貨幣補償與產權調換的組合方案。
保障程序正義:建議在改造過程中,增加信息公開透明度,設立專門的溝通渠道,確保被征收人充分參與補償方案的制定。
4、結論
楊箕村(天河村)改造項目是天河區(qū)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被征收人權益保障問題不容忽視。通過明確補償標準、完善安置措施以及保障程序正義,可以有效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推動改造項目的順利實施。未來,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推動城市更新的規(guī)范化和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