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補償協(xié)議對于被拆遷人而言,除了是必要的保障之外也是出現(xiàn)意外情況時非常重要的法律依據(jù),為了自己的利益,被拆遷人應該針對每一個法律條款都仔細閱讀,要搞明白條款背后的陷阱是什么?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尋求法律人士的幫助,杜絕一切可能損害自己利益的條款。
拆遷就等同于有錢嗎?這可不一定呢,很多時候拆遷和能不能暴富并沒有必然的關(guān)系,如果你仔細的觀察過,在生活中的拆遷項目里,有的人可以一夜暴富,有的人卻是越拆越窮,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暴富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在拆遷的項目里到底有哪些陷阱等著被拆遷人?
要如何去保持理智的應對,首先我們要搞明白以下三個問題:
問題一:應該和誰簽字?
補償協(xié)議的主體主要是拆遷方和被拆遷方,對于被拆遷方而言,如果自己不滿意協(xié)議的內(nèi)容可以選擇不簽字或者是繼續(xù)協(xié)商。但是,在被拆遷方愿意簽字的前提下,就會有另外一個陷阱等待著被拆遷人了。這個問題主要出現(xiàn)在另外一個合同主體那里,拆遷方一般都是當?shù)氐男姓块T,所以簽字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到底是和誰在簽字。
有時候會存在拆遷方委托的拆遷公司代替拆遷方簽字的事情,受委托的拆遷公司是沒有權(quán)力進行簽字的,由他們簽字的協(xié)議是無效的。當然了,對于代表公權(quán)力的行政機關(guān)而言,如果被拆遷人不愿意簽字,不可以強迫并以威逼利誘的方式誘使被拆遷人簽字,這是違反行政法規(guī)的行為。
問題二:補償什么標準?
國家推出拆遷項目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環(huán)境,因此,拆遷的底線是保證老百姓的生活問題。如果你遇到的拆遷方給出的補償協(xié)議并不能提升生活水平甚至說會降低生活水平的話,你完全可以拒絕簽字的。
不管是拆遷方還是被拆遷人都要有一個心理預期的底線,時時刻刻嚴防超越底線的協(xié)議。有時候真等到拆遷方給出的協(xié)議超越底線了才采取措施,被拆遷人就會變的非常被動,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fā)生,被拆遷人在聽到拆遷事宜的時候就要多方位打聽一下主要拆遷單位的政策導向以及關(guān)于拆遷事宜的公告信息等,積極的掌握主動權(quán)。
除此之外,還要善于和周圍的鄰居交換信息,打聽一下同批被拆遷人的想法,好讓自己有個大概的方向和可接受的范圍。
問題三:原件是否留存?
作為專業(yè)的拆遷律師,工作當中遇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案件:有的拆遷方只是和被拆遷人進行口頭協(xié)議,并不簽訂書面協(xié)議;有的拆遷方又是被拆遷人簽訂空白合同或者是私下擅自改變合同的補償條款;有的拆遷方并不會把原件交給被拆遷人一份,促使被拆遷人后續(xù)維護利益而苦于無依據(jù)。
這些問題看上去很可笑,但是在生活中切實發(fā)生著。律師想要提醒的是,作為一個成年人,一旦簽字就代表著法律效力,對于這種低級錯誤一定要謹慎又小心,不能輕易的簽字。
補償協(xié)議對于被拆遷人而言,除了是必要的保障之外也是出現(xiàn)意外情況時非常重要的法律依據(jù),為了自己的利益,被拆遷人應該針對每一個法律條款都仔細閱讀,要搞明白條款背后的陷阱是什么?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尋求法律人士的幫助,杜絕一切可能損害自己利益的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