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獲取了勝訴判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判決中對“經(jīng)審理查明”事實的表述將會對被征收人接下來的權利救濟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本文,在明所的李順華律師團隊為大家示范如何深入解讀勝訴判決中的“關鍵”,為其后的依法救濟鋪平道路。
【勝訴:強拆行為被確認違法】
湖南省永州市某縣的王先生在當?shù)赜幸惶幏课荩?019年3月,該縣某指揮部在未履行法定程序的情況下將這處房屋強行拆除。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王先生找到了在明律師事務所的李順華律師團隊尋求法律幫助。
在了解到案件情況后,李順華律師團隊認為,某指揮部是縣政府組織設立的臨時機構(gòu),故其作出行為的相關法律后果應當由縣政府承擔。為此,李順華律師團隊以縣政府為被告向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請求確認縣政府的強拆行為違法。
永州中院經(jīng)審理,作出了確認強拆違法的判決:
【深究:案件事實認定不可錯誤】
對于判決結(jié)果,李順華律師團隊認為,雖然一審法院的判決結(jié)果支持了王先生的訴訟請求,但其認定的案件事實錯誤。
該案中縣政府提供的限期騰地告知書、限期騰地決定書、履行催告書等文書均未依法送達,王先生是在起訴后收到縣政府的答辯狀及證據(jù)時才獲悉了上述文書,而此時房屋已被拆除了。
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于期間、送達、財產(chǎn)保全、開庭審理、調(diào)解、中止訴訟、終結(jié)訴訟、簡易程序、執(zhí)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zhí)行的監(jiān)督,本法沒有規(guī)定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
而《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guī)定:“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本案中,縣政府提交的《限期騰地告知書》《限期騰地決定書》《行政決定履行催告書》等材料都沒有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送達給王先生??h政府提交的送達回證,均顯示是直接送達,也就是直接送達給了王先生或者與王先生共同居住的成年家屬。
但是在“收件人簽章”處卻顯示“拒簽”,并沒有王先生或家屬的簽字。即使按照拒簽后的留置送達,縣政府也未注明拒收理由,也未提交見證人的身份證明材料,無法證明留置送達程序的合法性,無法證明確實向王先生送達了有關材料。
事實上,王先生并未收到限期騰地告知書、限期騰地決定書、履行催告書等文書,縣政府未經(jīng)法定程序徑行拆除王先生房屋的行為極大地損害了王先生的救濟權利,也制造和擴大了糾紛。
王先生本可通過積極行使救濟權利促成糾紛的合理、及時解決,但縣政府未依法送達相關法律文書的行為剝奪了王先生提出陳述申辯、申請聽證、向上級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其作出被訴強拆行為的違法之處不僅僅在于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一審法院認定相關文書縣政府均已“送達給王先生”系對本案事實的錯誤認定,其判決結(jié)果雖然正確,但認定事實錯誤,為此,李順華律師團隊指導王先生提起了上訴,該案目前尚在審理過程中。
此外,針對強拆案審理過程中縣政府提供的《限期騰地決定書》,李順華律師團隊也及時指導王先生提起了訴訟。律師認為,縣政府主張王先生拒收相關文書,但也未依法留置送達,故相關文書應當視為沒有送達。
而根據(jù)《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征收集體土地應當進行征地預公告、土地征收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和征地補償?shù)怯浀确ǘǔ绦颉?/p>
但本案中縣政府并未提供任何證據(jù)證明其征地經(jīng)過了公告、制定征收補償安置方案及調(diào)查登記等法定程序。
縣政府雖然有權作出《限期騰地決定書》,但該決定中對王先生所騰出土地的位置、面積以及補償金額均未載明,且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對地上建筑物依法進行了評估,現(xiàn)責令騰出土地,屬依據(jù)不足。
最終,人民法院采納了李順華律師團隊的意見,認為縣政府作出的《限期騰地決定書》主要證據(jù)不足且違反法定程序,理應撤銷,但由于王先生的房屋已經(jīng)被強制拆除,其土地已經(jīng)騰出,判決撤銷縣政府作出的《限期騰地決定書》已無實際意義,故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縣政府作出的《限期騰地決定書》違法。
李順華律師團隊提醒廣大被征收人,對于法院判決不僅僅要看判決結(jié)果,更要關注判決認定的案件事實。因為對生效裁判認定的事實,當事人無需再行舉證證明,特別是部分涉及法律后果的重大事實,當事人更要審慎對待。但征地拆遷涉及法律問題十分繁雜,當事人不能自己把握的問題,建議及時咨詢專業(yè)律師提供法律幫助。